去年5月,京東發布《2021食品行業消費趨勢洞察》報告。大數據展示出當前中國人零食消費的一個顯著特征:對于健康屬性的高度關注。
報告指出,根據網絡討論聲量排名,“好處”和“配料”是用戶為關注的話題,而諸如堅果、酸奶、水果等在社交媒體中也經常被提及。消費者更愿意將健康、營養、成分豐富的零食加入購物車。
放眼全球,零食健康化也是顯而易見的趨勢。隨著零食消費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率日益提高,人們不再僅將零食作為打發時間、舒緩情緒的“嗜好品”,而是賦予它更多個性化、功能化的訴求。
而這些,都建立在天然食材、均衡營養、低糖低卡的健康底蘊之上。
益普索《2021食品飲料新趨勢洞察》指出,添加功能性健康成分可有效提高消費者購買意愿。
其中,益生菌、奇亞籽等超級食材、膠原蛋白、甘氨酸等成分、菊粉等五種具體成分的增加更是對消費者購買意向具有顯著的影響。
當然,消費者的情感需求不止是新奇與社交,緩解“壞情緒”更是不同類型消費者對健康零食的需求。
在快節奏的內卷環境中,釋放工作壓力、恢復活力狀態成為職場打工人大的需求。
趕走痛苦、疲憊和小情緒則是吸引70/80后消費者的賣點,也是女性消費者更加關注的方向。而對于90后消費者,用食物緩解焦慮的賣點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
2018年12月商務部發布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呈快速上升趨勢,從2006年的4240.36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22156.4億元,增長幅度達422.51%。
根據Innova的研究,因為忙碌,63%的千禧一代常通過零食代替正餐。零食的地位在中國消費市場中得到進一步提高,這也促進該行業向更高的品質、更綠色、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如何通過分析服務營銷領域來建立完善的低熱量食品銷售服務營銷策略,如何在改進產品的基礎上實現更為準確有效的服務營銷戰略,成為食品行業贏得競爭優勢和消費者青睞的關鍵之一。(來源:中國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