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烘焙食品零售市場規模為6110.7億元,同比增長8.8%,預計2029年,中國烘焙食品零售市場規模將達8595.6億元。艾媒咨詢近日發布的《2024—2025年中國糕點消費洞察與趨勢分析研究》(以下簡稱《研究》)指出,隨著烘焙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原材料的創新應用,使得烘焙食品在口感、外觀、營養價值等方面不斷升級,多元化的烘焙食品有助于消費增長,進而推動烘焙食品市場規模的增長。同時,我國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金額依然存在增長空間,未來,烘焙食品市場有望持續擴張。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烘焙食品是以面粉、酵母、食鹽、砂糖為主料,油脂、乳品等為輔料,經過一系列工藝手段烘焙而成的食品。從保質期看,烘焙食品可分為現制、短保、中保、長保四類。目前,我國烘焙食品產業鏈完善,處于鏈條上的主體互相交換需求與反饋,完成價值循環。《研究》顯示,面粉、油脂、奶油和醬料等原材料廠商處于烘焙食品行業鏈的上游,它們的質量與成本會直接影響到中下游企業的成品質量與定價。中游主要是烘焙坊及中央工廠,它們向下游的銷售端輸送烘焙半成品或成品。處于下游的銷售端直接面向消費者,它們將直接產生需求反饋到中上游。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烘焙食品零售市場規模為6110.7億元,同比增長8.8%,預計2029年,中國烘焙食品零售市場規模將達8595.6億元。《研究》指出,隨著烘焙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原材料的創新應用,使得烘焙食品在口感、外觀、營養價值等方面不斷升級,多元化的烘焙食品有助于消費增長,進而推動烘焙食品市場規模的增長。
隨著各類網紅探店、KOL推薦等形式促使中式糕點、新中式糕點成為新熱點,發展勢頭強勁。數據顯示,消費者較為喜歡的中式糕點口味有紅豆味(51%)、桂花味(48.1%)、芝麻味(46.9%)、蓮蓉味(44.7%)、果仁味(44.6%)。70.8%的消費者購買中式糕點當零食,悅已自享為其核心消費場景。隨著禮贈場景日常化和禮贈對象多元化,中式糕點憑借“顏值”“儀式感”等被更多人選擇。《研究》指出,中式糕點以傳承創新傳統工藝為主,貫徹精細、美味、健康等理念,零食屬性強,日常化、社交化場景產品需求高。烘焙品牌可以通過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加大線上線下渠道布局,生產滿足消費者生日、休閑時刻、聚會等社交場景需求產品。
目前,消費者的烘焙消費呈現穩定增長態勢。數據顯示,90.6%的消費者每周至少會消費一次烘焙食品,其中每周消費4次以上的消費者占25.9%。《研究》指出,我國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金額依然存在增長空間,未來,烘焙食品市場有望持續擴張。(來源:中國食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