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烘焙食品零售市場規模為6110.7億元,同比增長8.8%;預計2029年,中國烘焙食品零售市場規模將達8595.6億元。
面對烘焙市場展現出的韌性與潛力,今年烘焙市場又將孕育哪些新趨勢?哪些力量將助推烘焙行業前行?業內人士日前總結了行業五大發展趨勢。
精品烘焙獲更多話語權
據美團數據,近3年,關于精致餐飲相關的就餐需求搜索量增長了1.3倍。在支出收緊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于烘焙產品單價的接受度和消費頻率卻越來越高。
過去幾個月,多家人均消費在40—60元的烘焙品牌開始打入北上廣深的商場。各大品牌各家門店都出現了大排長龍的盛況。
這波火起來的精品烘焙品牌,如石頭先生的烤爐、UH祐禾面包等皆以新鮮現烤,手工制作,主打優質原料和創意產品吸引消費者。
這些能夠“眼見為實”的直觀感受,將烘焙產品在情感方面的價值感直線拉滿,而這種價值感也是烘焙賽道上的品牌方們竭盡所能想要呈現給消費者的“值得感”。
人均40—60元,看似小貴,但是分量足、用料多,就會給消費者“很值”的感覺。這批新興的精品烘焙品牌彌補了之前消費者缺失的“值得感”,花錢消費的體驗感和心理滿足在這一刻得以具象化。
烘焙專門店迅速擴張
烘焙品牌的競爭向來激烈,每年都有品牌倒下或出現,但烘焙專門店卻層出不窮。
貝果、生吐司、瑞士卷、舒芙蕾……近年來,不斷有烘焙大單品走紅,越來越多的烘焙品牌開始押注單品,開出烘焙專門店,甚至走向連鎖化經營。
從整個市場來看,各類專門店數不勝數。去年,烘焙專門店則以蛋撻、司康、銅鑼燒、可麗露、核桃馬里奧等新一代大單品為主打持續涌現并迅速擴張。其中,去年4月在浙江紹興開出首店的嫣然苡茉,截至目前已在全國開設40家以上的門店。
仔細梳理這些門店的產品或者經營模式不難發現,聚焦細分賽道,打造單品店的關鍵在于把握“品牌即品類”的方向,快速出圈,迅速占領消費者心智。
品牌們從標志到門店設計再到產品,都在強調“出片率”和消費體驗。透明的櫥窗、精致的包裝、誘人的出品無一不在無形中影響著消費者的心智,于細枝末節處強化品牌價值感。
對于當下的年輕人而言,消費已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滿足,更是一種情感與體驗的獲取,他們渴望在每一次消費中都能獲得滿滿的情緒價值。隨著市場細分趨勢的加劇,那些能夠精準捕捉并滿足年輕人獨特需求,通過打造個性化、差異化的“標簽”來增強消費者體驗的品牌,正日益受到青睞。(來源:中國食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