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零食很大”“超級零食很忙”在全國成功掀起“大零食”現象級購物潮后,零食很忙再度對門店業態進行創新。
6月1日,全國首.個以“辣味”為主題的休閑零食店“零食很辣”在長沙解放西路正式開業。
據了解“零食很辣”共有超過2200款“辣味”零食,涵蓋辣條、肉制品、熟食素菜等品類。
01
為什么是辣味?
無辣不歡成為了時下年輕人的一種生活習慣。據調查,我國食辣族群基本集中在20-39歲的年齡段。
百威英博發布的《年輕人飲食調查報告》顯示,麻辣味外賣受年輕人喜愛,很多人表示,吃飯的時候如果沒有辣味,就覺得少了點什么。
當辣味席卷食品界,辣味零食應運而生。辣味零食包括調味面制品(辣條類)、休閑蔬菜制品、香脆零食、堅果炒貨、肉制品、豆制品等,其中,調味面制品占比高,達30%。
甚至辣味冰激凌、辣味巧克力、辣味餅干、辣味蛋糕、辣味可樂……這些看似不搭調的組合卻展現出了驚人的市場潛力。
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辣椒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作為一種常見的調味品,辣椒不僅給菜肴賦予了獨特的風味,更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辣的上癮性帶來了消費者粘性和復購率,讓辣味零食越來越受歡迎,因此辣味正逐步吞噬休閑零食各細分品類。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預計2021年至2026年中國辣味休閑食品行業零售額年復合增長率為9.6%,至2026年將達到2737億元。
辣味中除了較為主流的香辣和麻辣之外,還衍生出泡椒、甜辣、藤椒等不同風味的辣味零食,還有以變態辣為噱頭,引發年輕消費者好奇的零食,可謂是辣出層次,辣出風格。
02
立足市場需求
辣味零食多維創新
消費者釋放的“無辣不歡”零食信號,一次次點燃辣味零食行業消費熱情,不斷得到各方零食品類的紛紛響應。
譬如以小魚干為核心產品的麻辣零食品牌勁仔,實現了從地方品牌向全國品牌的大躍進;
紫燕百味雞、廖記棒棒雞、小胡鴨等鹵制熟食麻辣零食也從區域連鎖走向全國。
除此之外,良品鋪子、鹽津鋪子、百草味、三只松鼠等頭部零食品牌也覺察到麻辣零食的商機,紛紛耕耘于細分賽道,推出多種多樣的麻辣零食和麻辣大禮包;
而像衛龍、王小鹵等辣味零食品牌,也在越辣越嗨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推出越來越麻辣的產品,結合越來越勁爆的營銷手段,賺足大家的眼球,掏空大家的錢包,填滿大家的口胃。
與此同時,方便食品、堅果食品、烘焙食品、膨化食品、鹵味食品等賽道都有麻辣零食代表出現。
老干媽、衛龍、白象等一批國產品牌也加碼推出各種麻辣味速食產品,紛紛占領市場熱銷品類,呈現出萬物皆可麻辣化熱潮。
從衛龍2023年接連推新來看,從麻辣辣條霸道熊貓到小魔女魔芋素毛肚再到脆火火辣脆片,三大新單品看似品類各異,但不難發現其背后相似的底層邏輯,那就是基于深度的消費者洞察,不斷地回應著消費者期待。
03
隨著消費升級
辣味零食下一步該怎么走
而當人們沉醉于越辣越嗨的走勢之外,休閑零食賽道也在貼合整體消費市場的轉變而轉變,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綠色”、“吃得健康”轉變。
在此其中,許多原料以健康屬性脫穎而出,再結合欲罷不能的麻辣口味,理所應當的成為休閑零食的扛把子。
以魔芋為例,魔芋憑借其良好口感、較低熱量及豐富膳食纖維得到市場重視,被行業普遍看好,也因此,吸引到不少玩家以魔芋為出發點進行創新創造。
2023年,衛龍和鹽津鋪子便在麻辣魔芋品類上正面較量起來,同月,衛龍推出魔芋“小魔女”,鹽津鋪子推出魔芋“大魔王”,同樣的辣口味、同樣的大片形狀、同樣的魔芋品類,火爆的背后也從側面折射出“好吃”的麻辣零食正向“吃好”的麻辣零食轉變。
對辣味休閑食品行業來說,由質變驅動的下半場激戰正酣,日益“苛刻”的需求模式給行業帶去了全新的挑戰。
同時倒逼企業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產品品質、不斷優化供應鏈質量、不斷豐富品類矩陣等手段長期穩固競爭力,準確把握消費者需求、創造消費者價值成為了決勝因素。(來源:零食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