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升農村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嚴厲打擊假冒偽劣食品流入農村市場,近日,湖北省陽新縣興國鎮市場監管所聯合縣局食品股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聚焦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環節,全面筑牢農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防線。
本次整治行動以集市、農貿市場、超市、小賣部及學校周邊等為重點區域,對調味品、酒類、乳制品、休閑食品、肉制品、飲料等問題易發品類實施“地毯式”排查。執法人員圍繞食品標簽標識是否齊全、生產日期是否存在篡改、是否存在超范圍經營以及索證索票制度執行情況等關鍵節點,開展全鏈條、全方.位監管排查。
“農村市場監管存在盲點,部分商戶法律意識淡薄,假冒偽劣產品易乘虛而入。必須把監管觸角延伸至,決不留死角。”執法人員在現場檢查時指出。
在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個別小商超存在銷售過期食品、部分進口商品無中文標簽、進貨臺賬不全等問題。對存在隱患的經營主體,執法人員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責令其立即整改。并就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進貨查驗制度等進行了現場指導和重點宣教,切實增強經營者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
此次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12人次,檢查農村食品經營主體27戶,發現問題21處,現場整改20戶,依法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20份。
在整治行動有序開展的同時,市場監管所也注重源頭治理與科普宣傳雙向發力。執法人員同步開展“進村入戶式”宣傳服務,走村串戶發放食品安全宣傳手冊,對假冒偽劣食品、“三無”產品等識別要點進行現場講解,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非法劣質食品,共同構筑食品安全防線。
“農村食品安全關系千家萬戶,是我們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興國鎮市場監管所負責人表示,將以本次專項行動為契機,健全常態化監管機制,強化源頭治理、聯合執法、精準打擊,推動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鞏固整治成效,真正讓農村百姓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吃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