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四季分明,物產豐富,農特產品尤為出名,海陽甜柿、海陽綠茶、白玉黃瓜、貝貝南瓜、板栗、地瓜等農業經濟產品十分亮眼。
近年來,海陽市因地制宜,積極推進強農惠農富農系列政策措施,合理規劃農業產業布局,著力推進以農村產業融合為代表的農業“新六產”,把全市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收益更多留在主產區、留給小農戶,持續打造地瓜產業的“訂單模式”,采取地瓜的種植、銷售、深加工、線上營銷等“三產”融合發展運營模式,構建起“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全程產業鏈條,著力提升地瓜產業的影響力,把小小的地瓜變成了農民致富的“黃金瓜”。
正在晾曬的地瓜干
走進海陽福愛食品加工廠(以下簡稱“福愛食品廠”),記者看到,一個個普普通通的地瓜在這里經過高壓沖洗和蒸熟后,被切割成一塊塊地瓜片和地瓜條,再經過陽光房曬制等數道工序,就變成了色澤金黃、軟糯香甜的地瓜干和地瓜脯。
福愛食品廠總經理由成陽介紹說:“這里的地瓜干原料均來自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的地瓜,確保地瓜原料品質可控,數量可控。地瓜干制作過程煩瑣,要經過挑選—清洗—蒸制—剝皮—切塊—晾曬等多道工序,因為‘煙薯25’本身的糖分高,做出來的地瓜干味道也更加甜美。”
福愛食品廠成立7年來,每年收購地瓜50多萬斤,加工成地瓜干10多萬斤,地瓜片、地瓜絲、地瓜面10多萬斤,地瓜干零售價在每斤20元左右。
“地瓜深加工可以幫助薯農將不好銷售的地瓜大果、殘果賣上好價錢。過去這些斷裂的或者大頭的地瓜只能賣給淀粉廠,價格在0.3元一斤,目前,我們給薯農的價格是0.45元一斤,既解決了農民的銷售問題,又增加了一部分收入。”由成陽笑著說。
在海陽市正利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陣陣地瓜的香甜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在對地瓜去皮、蒸煮、切塊、晾干。
據海陽正利食品有限公司經理譚宏偉介紹,他們選用的地瓜都是煙臺市農科院研發的“煙薯25”品種,加工的產品分原味地瓜干和地瓜脯兩種,經過處理加工的地瓜干色澤橘紅鮮艷、質地軟韌、軟糯香甜。
魯家夼村地處海陽市北部山區,是地瓜的主產區,也是正利公司的生產基地,種植的地瓜品質上乘。近年來,在村黨支部的大力支持下,正利公司因勢利導,積極組織引導薯農加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全產業鏈條,進行地瓜種植、加工,年生產地瓜產品近10萬斤。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企業的發展,帶動了更多的鄉村發展地瓜產業。如今,一袋袋色澤金黃、香甜宜人的海陽地瓜干、地瓜脯走向全國各地。
“我們從一開始的小作坊成長為公司,還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每年約70%的‘煙薯25’通過電商和線下渠道走向消費者。下一步,我們將再接再厲,讓海陽地瓜系列產品走出海陽,走向全國,跨出國門,讓更多人嘗到海陽地瓜的味道。”譚宏偉說。(來源:中國食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