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龍“霸道熊貓”辣條新品9月川渝區域銷售額達成107%+;
麻辣王子近三年銷售額復合增長率為112%,遠超行業平均增速。
如果零食界有一個排行榜,毫無疑問,辣條必定會傲然屹立于前茅。作為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小吃,辣條不僅在國內風靡,更是開始征服國際市場。
辣條,作為一種解饞好吃的零食,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更是承載著多數人的童年回憶。回想起那些放學后,買上一包辣條那種滿足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時光荏苒,辣條卻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不僅傳統的老式辣條仍然火爆銷售,還有一些新口味的辣條也逐漸走紅。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辣條食品市場規模達517億元,2026年有望達927億元。
01
產品形式不斷創新豐富
在競爭激烈的辣條廠家市場中,辣條行業呈現出激烈的內部競爭現象,各家廠商紛紛推出不同口味、包裝和營銷策略,以爭奪市場份額。這種激烈的競爭促使辣條行業迅速發展,創造出各種新穎的產品和營銷方式,形成了一種多樣化的辣條文化。
辣條按口感可分為嚼勁、酥軟、脆爽及其他類型的辣條比如大面筋、小面筋、辣棒、辣片、素牛筋、素雞筋、素板筋等。
按照辣條的形態,可分為條狀、塊狀、絲狀等,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口感體驗,以滿足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
辣條不斷變化著自身的形態和特點,以迎合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和口味偏好,呈現出了豐富多彩的發展態勢。這種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也為辣條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此外,辣條的口味也在不斷創新,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麻辣口味,還出現了甜辣、咸辣等多種口味選擇,甚至還出現了“南北之爭”,甜味與麻辣成為了南北辣條之爭的核心。隨著消費者對不同口味的需求增加,辣條市場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根據《2023年辣條行業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在辣條口味上,其中麻辣和甜辣口味選擇人數多,麻辣口味又相對更受青睞,選擇人數占比達46.3%,甜辣口味為40.2%。
因此,針對這一趨勢,過去占位了甜辣口味代表的衛龍,新品鎖定了麻辣口味,希望通過這一口味提升品牌在辣條市場的份額。
南北辣條之爭雖然在口味上存在差異,但也彰顯了中國辣條市場的多元趨勢。甜味與麻辣各有新的消費群體,而隨著口味和需求的變化,辣條制造商也應積極創新,推陳出新,滿足更廣泛的消費者需求。無論是甜味還是麻辣,辣條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代表了中國休閑食品市場的獨特魅力。
南北辣條之爭給我們展示了不同地域、不同口味的消費文化多樣性,也給了我們深思:在多樣化的市場中,如何堅持傳統又不失創新,是辣條制造商持續發展的關鍵。
02
正面迎接健康化挑戰
零糖、低脂、少油是如今零食消費市場的大趨勢。受全民健康生活理念影響,辣條這一陪伴了幾代人的傳統零食也迎來了巨大挑戰。
對于品牌方而言,誰能夠在健康與口感上做好文章,以優質的產品打造核心競爭力,誰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穩居消費者心中的“C位”。
其中麻辣王子在傳承辣條麻辣味的基礎上,不斷健康升級,對產品進行“四減三加”(四減,即減油、減鹽、減糖、減添加劑;三加,即增加辣條的功能價值、營養價值、消費者體驗價值),領辣條行業不斷撕掉負面標簽,實現產業蝶變;
衛龍堅持原汁原味少加工的理念,保留傳統牛筋面工藝,采用自研非油炸式擠壓熟制工藝,堅持0反式脂肪酸、0甜蜜素、0防腐劑,既確保食品的安全健康,又盡可能保留了產品的本真滋味。
面對新的消費群體與需求,在完善了行業規范和生產標準之后,能否突破自身油鹽含量過高的桎梏,增加更多健康元素,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事關這個品類未來的發展。(來源:零食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