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市場監管局立足農貿市場“民生性、公益性、社會性”定位,高標準推進農貿市場品質提升工作,緊扣“食品安全、數智賦能、便民服務、誠信經營”等民生要素,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拎出幸福感。
為了讓消費者更放心,該局鞏固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成果,不斷完善農貿市場快檢體系建設,目前全市162家農貿市場已納入快檢體系,2025年以來,全市共開展快檢80萬批次,檢出陽性1676批次。持續落實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覆蓋豇豆、山藥、香蕉、生姜、芒果、桑葚等高風險或時令性農產品,全市農貿市場監督抽檢1711批次,發現不合格114批次,并落實市場主體覆蓋100%、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率100%,抽檢結果公示率100%。
聚焦數智場景,該局推進農貿市場“數字化”建設,全市市場全部接入“浙江市場在線”,每日及時準確錄入商品采價、農殘檢測、日常巡查數據等信息。建立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機制,依托“浙食鏈”等數字化監管系統,督促經營戶錄入食用農產品進貨報備和交易信息,實現交易票證信息的全程電子化流轉。目前已引導102萬余家經營戶注冊。
同時,該局通過完善設施設備、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探索引入更多社區服務業態,實現對市場功能的拓展,形成便民化、多元化業態格局。據不完全統計,全市農貿市場設有公廁30個、無障礙通道29個、老年人休息區15個,ADE設備39個。如百官農貿市場開設線上直采店,將線下菜場的攤位和商品搬到平臺,大幅提升周邊居民的生活便利性。該局還持續開展食品安全農貿市場“百姓點檢”活動,通過在市場內設立便民服務點、定期擺攤等形式,為群眾免費提供快檢服務。今年免費為群眾累計快檢樣品3973批次,檢測陽性1批次。
針對農貿市場內“美顏”燈光、限塑治理等難點問題,該局為全市160多家農貿市場新換上規范照明燈具4000余盞。規范計量管理,合理配備公平秤,查處缺斤短兩、包裝占重、過度捆綁等不規范行為,開展計量普法進農貿市場宣傳活動等。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全市農貿市場長效管理測評,已完成一二季度測評工作,共有13家市場評定為A+檔。同時,在100余家市場設消費者權益保護聯絡站點,公示消費舉報投訴方式和聯系人,及時受理調解消費爭議,引導舉辦方及經營者自覺履行誠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