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在我國飲食傳統中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果丹皮、山楂條、冰糖葫蘆等更是伴隨著一代代人的童年回憶。
山楂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古代文獻《爾雅》一書中即有記載,稱之為“朹梅”,作為藥用也有1500多年了,早載于南朝陶弘景《神農本草經集注》。
明代李時珍說“赤瓜、棠梂、山楂一物也”。中醫認為,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是健脾開胃的佳品。
正因為山楂有如此魅力,食品圈映照出一片“山楂紅”,越來越多的品類選擇與山楂合作。
零食、飲料、烘焙、功能性食品、乳品等多個品類中,都可以看到山楂的身影,山楂條、山楂棒、山楂球、山楂糕、山楂果汁、山楂酒、冰糖葫蘆、凍干山楂……組合更是層出不窮。
特別是消費群體對零食“健康化”的需求越發旺盛的今天,山楂藥食同源的特性為山楂打造了天然的消費者基礎,獲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決策者零售研究院數據顯示,山楂口味在2017-2021年食品飲料占比從0.8%增長至1.4%,增長率達78.1%。
《2021天貓棗蜜餞果干凍干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山楂制品在2020~2021年的復合增長率超過40%,平均復購次數位居滋補類蜜餞首位。
在社交平臺上搜索山楂,會發現圍繞山楂的原料科普、養生習慣、新潮產品/概念比比皆是。
山楂帶來的獨特風味和健康養生屬性也讓很多消費者“上頭”,品牌商及制造商也紛紛借助山楂的力量進行革新創變。
有不少主打山楂的品牌都獲得了很大的關注。例如,專注山楂行業縱深發展產品類別集中于山楂鮮食食品、山楂片、山楂零食、山楂飲料產品的金曄;
怡達拋開傳統山楂零食的做法,將原果打漿的山楂軟心,輔以純可可脂包裹,白巧克力酸奶加持的山楂球;
沂蒙公社推出山楂棒棒糖、雪麗球等產品;
華味亨的“酸奶山楂球”打破了山楂原有的局限性,與奶制品相結合;
2018年成立的“好望水”依托山楂固有的健康認知,開發打造出大單品望山楂,配合于解油解膩、消食爽口的定位,望山楂很快就在線下打響了好望水的知.名度,推進產品進入多家知.名餐飲品牌;
山楂樹下推出的“酸一下”山楂果汁飲料,嚴選來自北緯40°的“燕瓤青”鐵山楂,山楂原果汁含量≥60%,更是通過科學的工藝,保留了山楂的營養成分,讓消費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攝入到豐富的營養。
從消費人群來看,山楂這一食物因為其特殊的健康屬性受到了諸多女性的喜愛,就相關數據顯示,女性是山楂食品80%的消費主體,是銷售的主力軍。
與此同時,兒童食品市場每年正在呈現高速發展的趨勢,有相關機構預計在2020年-2027年間,中國兒童零食市場規模將從536.44億元升至944.2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96%。
其中,兒童山楂條、兒童奶酪、肉腸、糖果類等品類在兒童零食行業內發展較為出色,在各大線上平臺的兒童零食銷量排行中,兒童山楂條等果肉條類都名列前茅。
各大兒童零食企業和輔食企業在品類布局上較為全面,比如百草味、怡達等推出了兒童山楂條;
小鹿藍藍、秋田滿滿、怡達、碧歐奇、百草味等推出了兒童山楂棒;
來伊份、寶寶饞了、百草味等推出了兒童山楂卷;
寶寶饞了還推出了兒童山楂分享桶,里面包含兒童山楂棒和山楂塊。
不少年輕父母精細喂養需求,正是這一品類脫穎而出的重要支撐。
伴隨著以山楂為基礎的成分創新備受行業關注,正在讓山楂融合新技術和新消費形式展現在消費者面前,為當下健康驅動下的食品、飲料等領域帶去新的可能。
未來,隨著品牌們的不斷開拓與創新,山楂產品將越做越精、越做越強,并在食品飲料行業掀起“山楂熱”。(來源:零食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