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馬上就要到了,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會吃很多傳統食物,那么,重陽節吃什么傳統食物?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重陽節吃的傳統食物!
重陽節吃什么傳統食物
1、飲菊花酒
古時菊花酒,是頭一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制的。九月九日這天,人們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之中,然后一齊用來釀酒,放至來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
2、羊肉面
“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京城給九十九歲老人過生日叫“白壽”。有錢人家當日可舉行以羊肉為主的宴會,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兒肥的季節,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3、花糕
重陽節敬老,登高以避災。“糕”與“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所以“重陽花糕”成了普受歡迎的節日食品。重陽吃花糕始于西漢,當時稱為“蓬餌”,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陽節吃花糕之風大盛,一直流傳至今。重陽節吃花糕的起因緣于重陽登高習俗。
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無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彌補和替代的辦法,因“糕”與“高”諧音,就出現了吃花糕的習俗。
4、螃蟹
螃蟹富含蛋白質,被稱之為優質蛋白質食物。蟹肉較為細膩,且螃蟹脂肪含量很低,但脂溶性維生素A、E和B族維生素較高,特別是蟹黃中富含維生素A,有益于視力及皮膚健康。這對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大有益處。
為什么要過重陽節
一是“孝”文化。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1989年,我國重陽節正式定名為老人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定為全國的敬老日。目前,我國的老人總數已超過一億,已經接近老齡化社會指數!澳郎S芡,為霞尚滿天”,老人們的知識、經驗是我們社會的寶貴財富。
二是“壽”文化。青春長駐,人生不老,是世界各國人們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重陽佳節之時,正是楓葉流丹、五谷飄香、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親朋好友一起扶老攜幼爬山登高,是人們的一次集體健身、崇尚長壽的傳統活動。
三是“雅”文化。菊花和梅、蘭、竹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四君子”,古代的文人騷客常在落葉蕭蕭時節懷鄉賦詩或踏野訪花。重陽節賞菊,是士大夫階層和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文化遺風。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的來歷,實際上我們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了。早在這時候就已經有重陽節的出現了,當時在秋九月的時候,農作物豐收的生活開始祭饗天帝、祭祖,是一項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而且到了漢代的時候,這時候就開始有了重陽節求壽的吸收。這是受到了古代巫師追求長生,采集服用的一個影響,而且重陽節的時候還會有大型的宴會存在,所以說求長壽和飲宴,就成為了重陽節來歷的基礎。
重陽節吃什么傳統食物?以上內容就是介紹給大家重陽節吃的傳統食物,您吃過這些食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