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奶業協會戰略發展委員會名譽副主任畢美家表示,奶酪是乳業新的增長點和突破口。大力發展奶酪產業是調整乳業結構、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路徑和重要抓手。
“奶酪的發展對于促進乳制品新消費意義重大。”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奶業協會代理會長沈建忠表示,奶酪是調整乳業結構、滿足人們高品質生活需要的必然選擇,連續舉辦五屆的中國奶酪產業發展大會,正在持續推動中國奶酪產業上臺階、提水平。
第五屆中國奶酪產業發展大會現場
談及我國乳業發展的現狀,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奶業處處長衛琳認為,產業升級發展需要新動能、新路徑和新洞察,奶酪原料消耗穩定,有助于解決原奶季節性過剩問題,對乳制品的生產加工起到“蓄水池”作用。且奶酪的附加價值高,開拓奶酪市場是解決上游奶源過剩的新思路。
蒙牛集團副總裁、妙可藍多董事長陳易一表示,以妙可藍多為主的中國奶酪企業提出“用中國奶做中國奶酪”的戰略,對改善當下我國乳業結構具有極大的促進意義。蒙牛集團非常看好妙可藍多在奶酪賽道的創新與深耕,其一定可以再次實現高增長。“隨著蒙牛與妙可藍多融合的進一步加深,蒙牛集團將加強對妙可藍多的經營賦能,從供應鏈、渠道、產品研發創新等多個維度給予其支持幫助。”
向更多新消費場景滲透
妙可藍多創始人、總裁柴琇表示,奶酪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很短,尚未形成廣泛的社會認同和消費習慣。2018年,隨著奶酪棒的風靡,中國奶酪產業發展的大門也被打開,這一獨特形式讓奶酪一開始就以“零食”的身份被消費者熟知,而在西方發達國家以及與我國比鄰的日韓,奶酪則是一種生活必需品,消費場景更多在餐桌。
中國奶酪產業如何實現轉型與突圍?柴琇認為,一是相關企業應該實現“差異化經營”,每一個品類都有可能出現銷售冠.軍,企業應創新發展,共同將中國奶酪產業做大做強。二是在供應鏈體系建設上,需要國際與國內互補。妙可藍多通過加強在原制奶酪領域的研發和投產,打破了奶酪原料高度依賴進口的格局。中國奶酪產業要建設自主供應鏈,穩定上游原奶產業的供求關系,加大對國產原奶的利用率,向上游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業實力。三是品類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讓年輕人愛上奶酪,讓奶酪成為更時尚的消費品。四是一方面要具有國際視野,學習國外奶酪產業的成熟技術和經驗;另一方面要結合中國飲食文化進行創新,以小步迭代、不斷進步的微創新為實施策略。
“2023—2024年是中國奶酪行業震蕩調整的兩年。一方面,消費生態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產業層面、宏觀環境也在變化。”柴琇表示,受中國飲食文化和乳業整體發展水平的影響,中國奶酪一開始走上了零食之路,再從兒童市場到成人市場,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奶酪產業發展大拐彎”的新路徑。奶酪需要更高頻次地進入餐桌,企業需要進行更為持久的品類教育、產品研發和市場滲透。
柴琇指出,在新的發展階段,從產品上來看,要從單一大單品轉向構建多元奶酪爆款產品家族;從消費人群看,要從兒童轉向對青年以及中老年全年齡段人群的覆蓋。“創新多樣化的奶酪產品,針對不同人群塑造不同的價值主張,開辟針對性更強的新消費場景,是中國奶酪產業轉型突圍的必經之路。”(來源:中國食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