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健康化零食,是在遵循成分加減法則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原料、工藝技術及功能細分。要成為“健康零食”,首先要滿足“一加一減”:在高蛋白、高纖維方向做加法,在糖、脂肪等方向做減法。同時,在原料上多使用燕麥、巴西莓、甜菜根、姜黃、青稞、奇亞籽、藜麥等作物,在工藝上多采用低溫烘焙、凍干、非油炸、低溫脫水等技術,并通過加入維生素、鋅、硒、益生菌等來增加零食的功能性。
零食健康化趨勢的出現,是對各大零食品牌的一種倒逼和挑戰。在這一背景下,《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提出發展食物營養健康產業,加快食品加工營養化轉型。而休閑食品行業在政策的引導下,只有不斷創新產品,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營養的零食選擇,才能開辟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發展之道。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很多休閑食品企業仍只追求產品口味,在產品中添加大量的糖、鹽、油脂。為了保.證方便食用、易于保存,生產企業多采用脫水、膨化等傳統加工工藝,導致食材原有的營養和功能性成分損失嚴重。此外,要重點開展高溫擠壓、瞬時壓差膨化、全營養組配和營養素保持等關鍵技術研究,開發相關設備,解決加工過程中營養組分失衡問題;提高加工技術的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水平,也將有助于行業整體升級。
對消費者而言,“無糖”“低脂”“輕鹽”“少油”已經逐漸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高頻詞匯和挑選食品時的重點關注指標,這股隨著公眾健康意識增強而刮起來的健康風,也讓食品企業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和機會。業內專家認為,要實現休閑食品功能化,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企業創新意識,在研發機制、加工技術等方面進一步突破。
當前,在新消費升級背景下,我國食品產業已從基本的“保.障供給”向“營養健康”轉變,食品工業進入以“營養與健康”為導向的深度轉型期。休閑零食作為合理膳食中重要的構成元素,已進入以營養、美味的“價值提升”關鍵時期。伴隨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營養健康的食品已經成為消費者和市場的首.選,也成了產業創新發展的新機遇。(來源:中國食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