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市場監管局傳來消息:2022年,該局緊盯食品流通領域薄弱環節,積極構建完善監管機制、風險防范、示范和專項治理四大監管體系,全力防范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守牢食品安全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銀川市市場監管局健全安全責任監管機制,先后出臺《2022全市食品流通環節安全工作要點》《關于開展食品銷售質量安全“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從制度、工作運行層面支撐食品安全監管。制定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清單,建立市局、縣(市)區分局、基層所三級包抓聯動集成組織領導架構,將監管任務責任層層分解。圍繞食品領域疫情防控、食品質量安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全域創建“食品藥品安全區”等工作,采取全天候日常巡查、列單銷號整改等方式落實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實現市場經營主體自律、社會共同監督、政府依法監管“三位一體”食品安全監管。
該局對取得食品銷售登記證、備案證的小微經營戶開展風險等級評定和公示,有效落實分級分類風險監管,全年評定食品銷售經營戶16243戶。根據風險等級評定比例“雙隨機”抽取186家食用農產品、食鹽、特殊食品等重點食品銷售單位,進行隨機檢查,增加高風險等級單位檢查頻次,嚴厲打擊銷售藥殘超標的畜產品和水產品、未經檢驗檢疫或檢出“瘦肉精”的肉類及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同時,該局推行食品流通環節“一所一示范(街區、村)”7G規范化管理,在全市打造35個示范街區,形成一批規范化建設示范街區及門店典型。2022年,共召開流通環節工作推進會2次、市場現場辦公會4次,推送創建示范案例樣板圖集12期,不斷提升食品經營主體食品安全規范化建設水平。
此外,該局加大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力度,集中開展節日食品、農村假冒偽劣食品、保健食品等7大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加大市場銷售糧油、蔬菜、調味品等民生食品監管力度,嚴厲查處銷售“三無”食品、假冒偽劣食品、過期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共檢查各類食品銷售經營者2萬余戶次,農貿(批)市場100余家次,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42份,查處食品違法違章案件148件,罰沒款104.87萬元。(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