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發地市場百強商戶——李廣西
編輯:越越 發布時間:2022/5/2 8:32:09 瀏覽次數:313 信息分類:
休閑食品招商
2003年,豐縣小青年,懷著要自己當老板的夢想,從小縣城里走了出來,輾轉多地之后來到北京,憑借出色的經商頭腦,在京城扎下了根,并迅速開枝散葉,如今已經是掌握三家大型企業的老板,涉及餐飲、電商、種植、批發等產業。他就是新發地市場經營百強——李廣西。
1993年,江蘇北部的一個農業縣城豐縣,李廣西剛剛初中畢業,便在幫助家里種植西葫蘆、黃瓜、西紅柿等,從小便有著非常好的生意頭腦,而且因為打小家里有地,可謂是對種植技術掌握的也非常成熟。十五六歲的年紀,正是不老實的時候,但是他卻在畢業后幫助家里種菜、售賣,著實讓大人們省了不少心。就這樣做了幾年蔬菜批發生意后,他越發覺得在縣城里已經不夠他的拳腳伸展了,早早的就在心里種下了一顆自己當老板的種子。
豐縣盛產蘆筍,九幾年的時候每市斤的價格就高達10元左右,常有外地批發商也聞名而來,李廣西一家當時就做著產地代辦的生意。有一個合作了很久的客戶,總是讓李廣西一家墊付資金,久而久之便積累了20多萬元,這在當時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數目了。令他沒想到的是,那個批發商竟然聯系不上了,多方尋找無果,都以為這筆錢要打水漂了。可偶然的一次外出尋貨時碰見這個人,經過多次協商與警方介入后,終于是要回了一部分。也是因為一件糟心的事情,決定要自己入行,去做這個蘆筍批發生意。
于是在2002年年底,拉著新鮮的蔬菜和少部分蘆筍開往了天津何莊子市場,可是銷量并沒有達到他心里的預期,于是目光看向了北京新發地。2003年年初便行動起來,拉了一車貨抵達北京,令他沒想到的是,僅僅10天,就賠了1萬多元,正趕上非典席卷京城,他便回到了豐縣,總結了一下來北京銷售蔬菜蘆筍時遇到的一些瓶頸,難點沒有優質的客戶群作為銷售的支撐,并且蘆筍這個高附加值的產品也不是自己下地去收的,價格相對要高一些。于是便開始聯系種植戶,自己去收貨。
要知道,蘆筍這個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必須要有降溫的冰瓶作為保鮮手段,當時在縣城里還沒有大型的冷凍設備,各家各戶基本上都是用小冰柜來凍冰瓶,供應量有限。于是,他便自己建設了一個冷凍庫,一方面可以滿足自己發貨時產品成本的降低,二來可以供應給其他種植戶進行盈利,重要的是因為有穩定的冰瓶,其他很多批發商都慕名而來,建立了新的供銷關系。就這樣,籌備了半年后,2003年6月份再次來到北京,以優質的產品和價格,僅僅用了1年的時間便打開了北京市場的蘆筍市場,一炮而紅。
那時候的他,為了打開市場,2003別的批發商都回家了,只有他留了下來。為了貨源的穩定想盡了各種辦法,快過年了,大貨車都停運了,只能用坐人的火車往北京運蘆筍,到達北京站以后,就用拉人的那種大巴車,再拉進市場,克服了種種困難維持住了持續的供應。也因為這次過年期間的堅持,讓他收獲了大批的客戶,更多的人了解了他的產品與人品,一直做到2005年,發覺產品過于單一,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眼光毒辣的他瞄準了牛蒡、紫甘藍,一到市場便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饋,生意是越來越好。在他發展紫甘藍與牛蒡的過程中,結識了一些南方的朋友,雙向合作南北菜互通,使他的生意更上一層樓。2007年,因為南方大雪,農產品斷供危機來臨,聽聞消息后為了保證客戶的供應量,不能斷貨,于是便只身前往銀川尋找紫甘藍產地,裝車發往北京,不曾想到的是,這一舉動讓不僅讓他獲得了豐厚的利潤,更是讓他的客戶群體龐大了許多。2008年籌備北京奧運會期間,被北京市農商委聘請為蔬菜工作顧問,去河北邯鄲考察定品、定質、檢測等。因為他在籌備過程之中的努力和付出,有幸被邀請到鳥巢現場觀看北京奧運開幕式。2009年開始經銷食用菌批發銷售,從一開始的一兩個品種,發展到現在的幾十個品種,由其在杏鮑菇這個品上,銷售量從一開始的一年銷售五六百噸到現在每年的七八千噸,這些成績離不開他的勤奮與頭腦,更是離不開新發地提供好的平臺。
就這樣,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干到現在,目前掌握著三家公司,去年營業額約8000萬元,正顯逐年遞增之態。產業涉及批發、餐飲、電商、種植,他的產地基地布于,北京、天津、河北、 云南、甘肅、福建、新疆等多個城市與地區,合作建設基地有3000 畝,自建基地規模有1500畝,合作線上公司有美菜、美團、快驢、美團優選等多家線上平臺,線下有永輝超市、一公里連鎖超市,各省市二批、及企業、機關單位等,屬于生產型銷售配送企業,從產地源頭到終端市場,他始終秉承綠色、健康、質量的理念打造出具有特色的銷售鏈。在未來他計劃在原有規模的基地增加 1000 畝,用于供應周轉配送服務鏈。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他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盡心服務于廣大消費者。
在業界名聲度打開的同時,2014年被中國食用菌市場消費導刊上選為封面人物。2017年成為北京農產品流通協會食用菌專委會副會長單位,2018年捐贈北京懷柔渤海所老弱病殘障人士,榮獲“愛心大使”榮譽稱號。同年成為了北京農產品流通協會副會長、豐臺食品藥品協會理事等,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與支持。
投資100多萬開設的“牛不理八寶粥”餐廳,剛開業10幾天就已回本,更是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連鎖了80多家。自打牛不理開業起,每年的臘八節他都會帶領員工為周邊孤寡老人送去愛心臘八粥。2020年疫情爆發,原本打算在江蘇老家陪父母多待一些日子。可疫情當前,為了更好地保障首都市場供應,大年初二就回到北京全力投入到貨源組織供應上。并為武漢捐贈了3萬元左右。6月12號新發疫情爆發當時被隔離天倫錦城小區里面,他即刻到居委會小組報到,申請為志愿者,保障小區居民民生供應,同時在新發地市場遭受疫情洗禮的時候,幫助市場進行轉運,并且想盡了辦法為隔離人員送去物資,9月份新發地市場復市時,因為張月琳總經理的支持,在復市的時候進入了新發地市場開辟了新的銷售道路,被評為抗疫復市商戶。2021年7月份發生洪水災害,從網絡電視報道中看到災區人民急需生活物資,他便發揮自己的所長,積極聯系災區民政局了解需求物資,組織新發地商戶捐款捐物,在7月24日發走一車物資,7月25日發出第二車物資,7月26日與新發地董事長、書記還有新發地幾位商戶一起赴災區,送去8車生活物資,代表新發地市場上下同災區人民手拉手心連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如此大愛,按網絡流行語來說就是:“活該你發財!”
如今公司共有100多人,主要用于餐飲與電商方面,在未來的規劃當中,他要投身于高品質種植上面,因為現在的百姓對于吃這方面要求越來越高,對健康的食品需求旺盛,把高品質產品與電商結合,跟隨時代大趨勢去發展,這也是要跟隨張玉璽董事長提出的“讓種植者小康,讓消費者健康”的方向去發展,眼光一向很準的他確信從這個角度出發,必定會有一番成就。
從小就種菜賣菜,至今依舊在農業的這片海洋里,他說:“前半生在種地賣菜,后半生也要種好地,賣好菜。”(來源:北京新發地)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