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興起的宅經濟使得方便食品賽道獲得較快發展,但是,方便面行業在2020年的逆勢增長勢頭并未獲得延續。
新披露的財報顯示,行業兩大巨頭康師傅的方便面業務和統一的業績出現了下滑。自熱食品、螺螄粉等新型方便食品都在搶奪原本屬于方便面的市場。
多位行業人士提到,方便面巨頭也在加大新型速食產品的研發,同時對現有方便面食品進行升級。
未來方便面仍是方便食品賽道的主流,但其市場份額遭到切割亦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在此期間,誰能更好地研究迎合消費者,誰就能占得市場先機。
新型方便食品沖擊市場。家在鄭州的崔永強,因疫情減少外出頻次,選擇網購多箱某品牌米粉作為居家食品。
在之前,他都是通過吃泡面應付了事。“外賣因疫情受到影響,經常吃方便面的確有點頂不住。網上的這些米粉,口味更多,可選擇性也多一些。吃起來也方便。”崔永強說道。
消費者的這種替代性選擇,也反映在了方便面巨頭的財務報表上。
近日,新披露的財報顯示,康師傅的方便面業務和統一的業績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巨頭的表現只是整個產業的縮影。尼爾森數據顯示,2021年方便面市場整體銷量同比衰退4.0%,銷售額同比減少2.7%。
事實上,在方便食品中,方便面一直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是在2016年、2017年達到頂峰之后,方便面的銷售才出現下滑。其中原因有高鐵的普及,旅行消費方便面的場景大大縮小。
而外賣的盛行,搶占了方便面居家和辦公的消費場景。此后方便面龍頭進行改革,優化產品結構,推出中高端產品,并在產品口味上進行升級。疫情激發宅經濟,這也促使方便面行業在2020年再次出現增長。
業內普遍認為,當下傳統方便面行業出現下滑,主要是因為新型方便食品切走很多市場蛋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孫寶國演講時提到,隨著技術與裝備的共同進步,方便食品領域的“面強米弱”格局被破解,體現了行業的健康轉型與價值提升。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從當下發展來看,自熱鍋、新型速食食品甚至預制菜都在同傳統方便面進行競爭。
崔永強介紹身邊很多朋友的加班餐豐富起來了,比如速食的面皮、熱干面、泡饃等,大家不再拘泥于方便面。
CBNData統計數據顯示,線上方便食品可以劃分為10余種子品類,其中即食火鍋和方便面占比較大,而速食半成品菜、即食火鍋等品類增速居前。
品類創新、跨品類關聯消費偏好以及憑借獨特風味、健康屬性等特征將更好強化消費記憶,從而提高消費者對于方便食品的長期復購水平。
同時,多個新型方便食品品牌獲得資本關注。去年,自熱食品頭部品牌自嗨鍋宣布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逾億元。此外,德莊、小龍坎、海底撈等巨頭也選擇進入這一市場。(來源:中國食品報新聞)